在大庆油田,有25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它们分布在广袤的油田大地,在油田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科技创新的“光与热”;它们是培育群众性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中,最大限度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一年前,为了吸引广大职工共同推进油田自主创新,油田公司工会命名了2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主人们”不仅有深厚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能力更是不在话下。
油田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和劳模的‘传、帮、带’,最大限度地发挥劳模的业务专长、技术优势和创新引领作用,为一线职工提供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展示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从而改变仅靠劳模单打独斗的局面,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奠定基础。”
如今的工作室发挥着怎样的功效?记者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探班”的第一站是位于长青一小区的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一公司“殷宗香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一个由车棚二楼改造的工作室,顺着楼梯逐级而上,三间开放型工作室映入眼帘,大大小小的工具、单元门模型、卫浴模型等有序的安置其中。
此时,正癫痫人群赶上维修电工卜凡君来找劳模殷宗香探讨他的新发明——单元门省电系统。
“我平时就爱鼓捣点电器什么的,一有不懂的,我就来到工作室,劳模就在我们身边手把手地指导,我们的操作水平想不提升都难。”小卜朴实地说。
就连劳模自己也深切感受到工作室的“给力”。“没有工作室之前,培训工作局限于师带徒,范围小,针对性也不强。有了工作室,那就完全不一样了。电气焊、电工、管工、电子门,群众有啥需求,我们就开设什么培训,工作室还成了很多职工探讨、切磋革新的技术阵地。”培训间歇,殷宗香对记者说。
传道、授业、解惑,记者发现,无论是在为矿区建设积累“点滴创新”的殷宗香工作室,还是为原油稳产绞尽脑汁发明小革新的任相财、段福海工作室,“工作室效应”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劳模们不仅把真材实料广泛“传播”,他们在发明创新上的“着魔劲儿”,也深深地感染着周围人。
这不,在采油一厂三矿培训中心的任相财工作室里,任相财正在向各厂的革新能手讲述他的成果,这些听众不仅仅为任相财正在介绍的这项成果感到惊叹,更感叹于任相财的革新激情。
采访期间,天然气分公司培训中心的5名职工来到这,“听说任相财工作室办得特别好,我们也来‘癫痫病手术费用取取经’,回去把我们分公司的工作室更好地办起来。”
来到采油四厂,杏北油田的“创新风”吹的也“够劲儿”。劳模段福海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接待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职工,来访人员有各矿的小队干部、技术人员,还有普通的一线职工,他们都是奔着讨教革新成果经验而来的。
老段的电话更成了热线,经常有采油二厂、采油五厂、采油七厂等采油厂的革新爱好者慕名打来电话,提出要到工作室参观,并向他咨询或探讨技术革新上的问题。每逢这时,段福海总是很爽快地答应。段福海说:“我觉得工作室的建立意义很大,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相互交流来激发技术革新南京哪里治疗癫痫病好灵感,解决难题,这也是我们一线职工对油田技术革新队伍的壮大应做出的贡献。”
劳模工作室建起来了,劳模们都像“大夫出诊”一样进行定期讲课、培训,劳模们更忙了,但忙的高兴,忙的不亦乐乎。劳模工作室极大地激发了基层职工的创新热情,大家喜出望外的同时,也期待着更多的小革新、小发明衢州癫痫医院哪家好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遍地开花。